经过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国家航天局四年多携手努力,“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于5月21日成功发射,目前所有科学载荷运行正常,高质量的科学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科学数据符合卫星设计预期要求。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由A、B双星组成,搭载的科学载荷有VFM矢量磁力仪等十个科学载荷,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也是我国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将在重大科学研究、国家经济需求、澳门科技发展、澳门国际影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热烈祝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高度肯定了澳门与内地的科技合作成果,幷澳门科技擘画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团队深受习主席回信鼓舞,正在紧张有序开展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幷积极准备“澳门科学一号”后续星“澳门科学二号”,以回应习主席对“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团队的殷切期望,在澳门打造航天科技新平台,爲澳门的科技及其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image.png

“澳门科学一号”后续星,“澳门科学二号”卫星将于一号卫星组成卫星星座,可提供覆盖全球地球磁场与空间天气的高精度观测数据。澳门科学卫星星座将由四颗卫星组成:“澳科一号”A、B星是低纬度卫星(已成功发射);“卫星星座二号-A、B”卫星(计划中)将是近地点大约200km的大椭圆极轨道卫星。由这四颗卫星组成星座幷组网观测,可提供全球高精度的地球磁场与空间天气时空数据,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理想的极轨卫星与低倾角卫星组成的星座,形成全球高精度地球磁场与地球空间天气三维结构的立体观测系统。了星座的四颗卫星同时组网观测,发挥最大的观测潜力,“卫星星座二号-A、B”卫星需尽快发射以便能与“澳科一号”卫星组网观测。依目前的科学构思,“澳门科学二号”卫星计划实施后,将与已成功发射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组成星座,成:首个三维立体地球磁场观测的星座,提供高精度三维立体地球磁场的时空数据;首个三维立体地球空间环境观测的星座,生成对地球的气候、空间飞行器有着重大影响的科学数据;地球表面磁场最高分辨率观测的星座,提升分辨率一个数量级;使澳门成全球卫星地磁数据/导航科学与应用中心。

澳门科学卫星项目是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秉承“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精神要求的重大成功实践,是澳门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持续充实“一国两制”内涵,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亮丽缩影。“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澳门科学一号”的模式是可行的。

了更有效开展“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科研与应用以及有关后续星工作,了澳门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发展,2023年9月1日在澳门正式成立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Macau Institute of Spac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简称Mista),将聚焦于澳门航天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産业应用。

国际合作

澳门科学卫星项目可以充分发挥澳门自身独特的区位与制度优势,深化澳门与内地、国际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通过澳门科学卫星这个桥梁,内地可以在航天领域开展与国际航天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澳门科学卫星可以提升澳门在国家航天科技对外国际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澳门卫星项目已经与国外18个着名研究机构(英国地质调查局、英国爱丁堡大学、巴黎地球物理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丹麦技术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环境科学合作研究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芬兰气象研究所等)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将助力澳门打造出又一个面向世界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澳科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特此邀请西方科学家与中方科学家,在伦敦就“澳科一号”卫星项目在伦敦召开关于“澳科一号”卫星科学与应用的国际研讨会。欧空局Swarm负责官员与澳科卫星团队多次积极交流,就“澳科一号”和“澳科二号”卫星与西方合作、共同探索科学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幷推动澳门方与西方科学家联合举办国际研讨会等事项。

航空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随着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从顶层规划设计到落地应用执行的不断推进,澳门科学卫星有望成为澳门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新名片,吸引国际国内高端科技人才,打造成澳门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